close
台南延平郡王祠正殿的鄭成功塑像終於去掉油漆重新上礦物彩了。

這尊由楊英風在1961年根據收藏於國立台灣博物館內的鄭成功畫像所塑的水泥塑像,在今年一月被台南市政府委託重修正殿的外包商刷上光亮的油漆、仔細黏貼金光閃閃的金箔,徹底整容。台南市政府遭到台灣社會難得的一致撻伐,有人認為簡直變成土財神,文化觀光處窮辯無路,只好尋求外援,聘請泥塑彩繪師魏俊邦善後。

文化觀光處說延平郡王祠不是古蹟,整修神像不用先審查,意圖把事情的討論導引到古蹟認定與規定上去。但偏偏這尊還算新的神像是出自名家之手,不是古蹟也是藝術品,加上楊英風的兒子楊奉琛出來講話,引發大眾爭論,才會刺激文化局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再度重修。藝術品修復被當成年末大掃除整治,我想是出於無心絕非惡意,修復出問題恐怕是因為我們國民普遍的美感太差了。
光看這次引起爭議的整修塑像照片,其實只會覺得就很新嘛,跟一般的廟裡看到的神像沒兩樣,但是對照修漆前後的照片(中國時報記者楊淑芬攝影),你會發現,哇,鄭成功打肉毒桿菌玻尿酸喔。

據報載,文化觀光處處長說「開了2次會議之後,比照舊照片,大家認為當年雕像新塑成之際,與目前差不多,決定維持新貌,但是對雕像的衣服,則貼上金箔,以示重視。」這個「比照舊照片,大家認為與當年新塑成之際差不多」眼光嚴重有問題。我想除了漆的亮度可能差不多以外,根本沒有哪一點可以稱得上差不多,連拿來玩超級比一比的資格都沒有。

舊的新的

原來臉部的樣子利用漆的顏色明顯表現出因為情緒和習慣造成的肌理線條,新的不但肌理沒有了還給他上腮紅。舊的樣子在鬍鬚和手部指節分別利用漆的細部堆填雕飾,表現毛髮肌膚的柔軟、骨骼的堅硬,新的卻是糊成一團,鬍子像廉價的道具,手指頭像爛麵糊的。再看恭恭敬敬貼上金箔的那條團龍,哇?那是雄赫威武精神的龍嗎?好像可愛的傻北京狗吧。

如果是在藝術品和古董買賣上,這樣新舊比較叫做差不多的話,肯定是個捐錢使人富貴的大爺。

大家比較在意的還有舊的樣子比較古樸。其實就像老太太年輕時也光鮮美艷一樣,再古樸的東西也曾經是新的。時間的浸潤當然會形成一種美,但新的也非一律無可取。工好意佳新的藝術品也會令人心神嚮往,產生一種美的沈醉。這尊塑像在民國70年代也由楊英風本人親自帶領團隊重新上漆過,過了二十幾年還是覺得他美,如果這次重修原樣不改,過了二十幾年,只會覺得他老殘而已。

二月補救重修,文化局特地找了傳統藝師,「並且提供古物審議委員會主委何培夫在一九七0年拍攝的雕像老照片做為參考,要求比照原貌修復」。從修舊如舊上來看當然是好的。但既然當初楊英風是參照畫像所漆,還應該找出畫像來對照。不過做神像和做藝術雕塑,在肌理的講究上還是差那麼一截,所以我們看拯救後的鄭成功,還是會覺得他很無奈的呆掉了。(聯合報記者柯佩君攝影)

各位可能發現鄭成功怎麼上衣換顏色了?我不知道為什麼,但這又是另外一個有趣的故事了。詳情請看有關鄭成功的搞笑問答(內容很正經喔)
總而言之,我們的生活和教育都缺乏細緻、緩慢和沈靜的氛圍來培養敏銳與耐心的觀察,藝術欣賞走不出課本與教室,(什麼時候學生到了美術館故宮,可以放心觀賞不用急忙聽寫呢?)要不然就是高貴在上地進入拍賣場,我們這種市井小民只能在拍賣預展時去看看有錢人瘋什麼了。而在那裡,藝術是有價的,是投資標的,跟美不美,有時並沒有關係。

話說回來,美是很主觀的,像今天是情人節,我就覺得,我家小熊很美,眼睛很迷人,笑容很燦爛
 
題外話:
小學旅行必去的延平郡王祠不是古蹟?原來是因為官方
1961年的大整修,將原來的閩式建築改成北方廡殿式樣建築,雖然裡面仍保存許多古代文物,但整體建築已經是面目全非。

相關新聞:
朱銘太極險遭漆侮
 
延平郡王整型遭砲轟
 
漆壞鄭成功像 市府急請匠師補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ulgu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